世间术数有几何,至精首善为医者。临汾市人民医院胃肠外二科主任张晓峰是医者的一个优秀代表。
学术交流,博采众长
作为一名“医二代”,张晓峰从小耳濡目染,对白大褂充满向往。长大后,他如愿踏上从医之路,追随父亲的脚步,肩负起家族的期望与使命。他体恤患者、勤学苦练,秉持“做一台手术出一台精品,看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的信念,逐渐成长为一位术业有专攻、深受信赖的科室带头人。
迎战“珠峰” 护航生命
从医33载,张晓峰始终深耕胃肠外科,守护着患者的“生命通道”。无影灯下,手术台前,凝结着他无数的心血与付出。为了给患者争取最大获益,他从未停止进取的脚步,不断攀登医学高峰。
一位晚期卵巢癌患者,因肠梗阻入住胃肠外二科。检查发现,复发的肿瘤已侵犯患者腹腔内多个重要器官,并伴有多处粘连。张晓峰立即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最终决定为其施行腹腔镜下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PE)。该手术旨在将腹腔内受累器官,乃至部分盆底肌肉、神经、血管及骨骼整体切除,以实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为陷入绝境的患者开辟新的生机。
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PE)范围广、解剖结构复杂,尤其该患者曾接受放疗,组织粘连严重、层次不清,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致命性大出血。此外,术后还需进行复杂的盆腔重建,以避免“空盆腔综合征”。由于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术中易发生心血管或呼吸系统意外,该手术一直被视作外科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而在腹腔镜下完成,更是难上加难。
怀着患者及家属的殷切信任,为最大化患者的生存希望与生活质量,张晓峰团队毅然向这座“外科珠峰”发起挑战。手术过程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他们需要在高度粘连的组织中精细分离重要血管和神经,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在张晓峰的带领下,团队凭借深厚的解剖知识、精湛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沉着应对、密切配合,历时12小时20分钟,输血15000毫升,血浆4800毫升,冷沉淀30单位,最终有惊无险,成功完成了这场高难度手术。术后有效预防了切口感染等常见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全神贯注、精益求精
此次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的成功,不仅为晚期盆腔肿瘤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充分彰显了医者对生命的崇高敬意。它标志着胃肠外二科在复杂晚期盆腔肿瘤综合诊疗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完成了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
“珠峰”之下,技术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在追求肿瘤微创切除的同时,张晓峰团队始终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放在核心位置,不断推动外科治疗向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近日,张晓峰团队完成了全市首例完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肌瓣吻合术,术后患者饮食正常,恢复良好。
据张晓峰介绍,以往针对早期贲门癌的手术,需切除胃近端及食管下端后直接吻合,但由于贲门抗反流结构被破坏,患者术后常发生严重反流性食管炎,无法平卧休息,消化液反流导致强烈烧灼感,痛苦异常。如今,团队采用“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间置空肠吻合术”及“双肌瓣吻合术”等先进术式,后者通过精细缝合重建类似贲门结构,有效降低反流发生,极大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体验。
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方面,胃肠外二科率先在临汾市开展了NOSES手术、双镜联合胃肠道肿瘤根治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改良Parks、改良Bacon)术,填补了全市消化道肿瘤腹腔镜诊疗技术的多项空白。
张晓峰主任还带领团队,率先在我市开展了被誉为“微创中的微创”手术—NOSES手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使我市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进入“无痕”时代。
探讨病情、随时随地
目前,胃肠外二科年门诊量已突破1万人次,年收治患者超1000人,年手术量达900余台,其中腹腔镜手术占比超过80%,四级高难度手术逾400台,科室整体实力在全省胃肠疾病诊疗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张晓峰表示:“我们下一步计划开展健康人功能菌群移植,帮助患者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推动肠道疾病‘内外兼治’,惠及更多患者。”
人文关怀 体恤生命
“我们要体谅病人的痛苦,要比病人考虑得更多,要追求更彻底的治愈、更完美的疗效。”张晓峰常说,“我们不仅要让每一台手术都达到预期目标,解决患者的病痛,更应努力给他们带去超出预期的结果,甚至是一份惊喜。”作为科室负责人,他不仅要求团队成员的技术精益求精,更格外看重他们对患者的情感投入。
“只要病人站在办公室门口,就像站在自家门口一样,我们必须热情接待、主动询问。哪怕他的问题不属于我们科室,也要明确指引他该去哪个科室,让每位患者在这里有方向、有着落,感受到来自医生的温暖,而不是冷漠。”这一类似“首问负责制”的要求,源于张晓峰内心“想病人所想、以病人为中心”的从医信念。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他对“一切为了病人”的深刻理解与切身实践,更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体恤与关怀。该科医生张鹏说:“医院规定科主任一周查两次房,可张主任一日两查房,早晚各一次,多年如一日,并且半夜随叫随到,他的言传身教,对我们影响很大。”张晓峰心里时时装着病人,对患者时时放心不下,这一点,是他把五分之四的时间都给到医院的唯一原因。
为了提升医患沟通质量,身为医学专家的张晓峰,推荐团队成员学习《逆向沟通:完美社交的沟通法则》这类心理学书籍,帮助他们更合理地组织语言、优化表达,从而更有效地打开患者心扉,实现更有温度的诊疗服务。
在张晓峰看来,“医生”二字,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医治生命”,而医学的本质,更是一门“人学”。诊室中的一个微笑、病房里的耐心解释、家人般的温情鼓励,这些细微之处肯定不会写进病历,却深深烙印在患者的记忆中。“与病人交谈时,我们常常能听到张主任对他们说‘别怕!’‘别担心!’‘没事啊!’……有时还会轻轻地拍拍病人的肩膀,这些语言虽然简短,动作虽然轻微,但是,病人听了后心情会大不一样。”谈及这一点,该科医生郭倩说:“张主任经常会把一些如何与患者更好交流的语言写在科室小黑板上,提醒我们注意。这些,时时刻刻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病怀患者,情暖病房
的确,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不仅能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更能在他们抗争病魔的路上,照亮一束人性的光。这种关怀,从不流于空谈,而是真切融入张晓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2018年,张晓峰接诊了一位18岁急腹症男孩儿,患者来院前就诊了多家医院均考虑“急性阑尾炎”建议急诊手术治疗,可张晓峰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及查体,觉得并非阑尾炎那么简单,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后,结果竟然是结肠癌。
小伙子的家境十分贫寒,这一纸沉重的诊断报告,让全家人觉得“天塌了”。这样的病情,手术是唯一的希望,但高昂的费用和对未来的恐惧让她陷入绝望。
面对这对无助的母子,张晓峰深切体会到他们的艰难。手术中,他千方百计为他们节省费用——放弃机械吻合,亲手一针一线为男孩行肠切除、肠吻合,内层外层细致入微。这比平时多花了40多分钟,却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患者母亲感激不已,坚持要送锦旗表达谢意,却被张晓峰婉拒:“把这钱用在孩子营养上,帮他更快恢复,比什么都强。”
后来,这位小伙子顺利康复,摆起了烧烤摊,还娶妻生子,小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每一个走出医院的患者,都能重启美好生活。“张晓峰说:“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信念,不断精进技术、勇攀高峰,同时深化人文关怀,用专业和温暖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尊严,为生命点亮更多希望。”
业界标杆 敬佑生命
普通外科是临汾市人民医院外科系统中最大的专科,拥有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血管外科及结直肠外科5个亚专业,是全市医疗系统最专业、诊疗范围最广、收治疑难病例最多的科室。该科党支部2024年获“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称号,是当年临汾唯一获此殊荣者。该支部的书记是张晓峰。
多年来,在术业有专攻的同时,张晓峰带领该支部在理论学习上“用力”,在人才培养上“用功”,在提升技术上“用智”,在改善服务上“用情”,在廉洁行医上“用心”,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党建融合业务,在理论学习、人才培养、业务能力、服务能力、廉洁行医等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室高质量发展。
该支部创建了“精医先锋·肠治久安”党建品牌,以“党建红”引领“业务精”,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在急危重症救治、技术攻坚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身为支部书记,张晓峰在这方面总是一马当先,勇于担当——力排众议,为需要持续吸氧的80岁高龄老人实施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助老人摆脱了需要长期卧床的禁锢;组织多学科讨论,为射血分数只有39%、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扩心病患者实施全程“零电器械”直肠癌根治术,为患者获得更长生存期赢得了机会……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日常工作中,以“建名科、树名医”为目的,张晓峰一直坚持党建业务“双融合”,将人才培养与亚专业发展相结合,临床技能与科研方向相结合,把党员培养成医疗教学科研骨干,不断提升普通外科整体实力,一项项医疗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一次次高难度手术填补全市技术空白,引领了区域先进水平,让我市及晋南区域患者不出远门就可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支部多名医务人员荣获“平阳最美医师”、“平阳好医师”称号,打造出一支具有现代医学理念、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人才队伍。
他还组织开展助力“最初中国、文明临汾、十小事”行动,多次深入社区、养老院、学校等开展义诊、急救技能培训及科普讲座等党建共建志愿活动。
义诊活动,志愿服务
张晓峰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临汾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党支部将始终以“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工作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务实的工作,只争朝夕、追求卓越,造福人民群众。
“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张晓峰对明末清初医学家裴一中《言医·序》中的一段话深为信奉,一直贴在自己办公室的醒目位置,以时时勉励自己。从医30多年来,在临床工作当中,他始终牢记“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神圣誓言,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热情对待每一位患者。正是因为他身上折射出的这种近乎圣洁的医学人文精神及对医疗技术本身孜孜不倦的追求,备受患者和业内人士的推崇。“以仁爱之心救人,以精湛之术治病。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我将继续努力。”张晓峰的心里,始终怀着对医疗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患者的满腔热忱,我们深信,因为他的努力,将会有无数患者因之而获益。
专家简介:
张晓峰:临汾市人民医院胃肠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之后先后前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普通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这些国内顶尖的医院科室进修学习,掌握了一系列的腹腔镜先进治疗技术。
被聘为“中华全科医师学会全国贲门癌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山西省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学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