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胃肠外科主任蒙岭团队完成一例荧光腹腔镜胃癌手术。
传统腹腔镜手术虽已实现微创,却始终面临一个关键瓶颈:医生的“触觉缺失”。当肿瘤未突破浆膜层,尤其早期胃癌,术者无法用手感知病灶位置,犹如在迷雾中前行。术中定位偏差、切缘不足、吻合口瘘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外科医生。随着荧光标记腹腔镜技术的出现,这一困境被打破。
荧光标记腹腔镜如何实现“精准打击”?
肿瘤无处遁形:术前经胃镜在瘤周黏膜下注射ICG,手术时正常组织已代谢清除ICG,而肿瘤组织因代谢异常滞留荧光染料,在近红外光激发下清晰显影。这使得早期胃癌的术中定位精确度达到亚厘米级,特别是未累及浆膜的病灶,ICG荧光成像使肿瘤边界清晰可见,医生可沿荧光最边缘2cm外行胃切除,确保阴性切缘,解决了腹腔镜手术最大的痛点之一。
淋巴导航精准清扫:ICG能迅速被淋巴系统摄取,荧光引导下,医生可清晰辨识并彻底清扫肿瘤引流区域的淋巴结,尤其对难以肉眼辨识的微小结节转移灶优势明显。
血管一目了然:术中静脉注射ICG后,血管和血流灌注情况实时呈现。在胃肠切除后重建时,医生能直接观察吻合口两端血供是否充足。血运不佳的区域会显示为“暗区”,提醒医生调整切除范围,显著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风险。
组织分辨利器:在进展期胃癌手术中,脂肪、淋巴和胰腺组织常难以区分。利用不同组织对ICG摄取能力的差异,医生可清晰辨识组织类型,避免误伤关键结构。
对比传统腹腔镜,荧光技术带来质的飞跃
传统高清腹腔镜依赖术者的经验和解剖知识储备,而荧光腹腔镜提供了超越肉眼极限的“生物导航”功能:
定位更精准:早期胃癌定位误差率从传统方法的10%以上降至近乎零失误;
切除更彻底:荧光标记确保足够的安全切缘,阳性切缘率显著下降;
手术更安全:实时血管显影避免误伤,术中出血量平均减少40%;
康复更快速: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2-3天,住院时间相应减少。
患者获益:安全与疗效双提升
根治更彻底:荧光导航下的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尤其是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转移灶无处藏身;
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精准操作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术后炎症反应轻,肝功能等指标恢复更快;
高龄患者更安全:手术时间缩短约20%,出血风险降低,使高龄、体弱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显著提高。
科室简介及开展项目
胃肠外科现有医师12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人。科室以胃肠道肿瘤的诊治为主,兼顾急腹症及腹外疝、肛门疾病等的诊疗。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蒙岭主任的带领下,胃肠外科逐渐确立了“微创治疗+快速康复”的特色治疗模式。
目前,科室开展腹腔镜胃肠道良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及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各类腹外疝(腹股沟疝、食管裂孔疝、腹壁疝、造瘘口旁疝等)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腹腔镜减重手术,2型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等特色技术项目。
专家门诊:周一至周五,门诊二楼A1通道胃肠外科1诊室
住院部位置:住院部1号楼9层B-C区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