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临汾市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援疆路上的坚守与突破

发布时间:2025-05-08      作者: 临汾市人民医院

四月的天山脚下,春风裹挟着希望的气息,轻柔地拂过玛纳斯县总医院的院落。4月22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柔性人才引进签约仪式在此举行,正式拉开了跨越千里医疗帮扶的崭新序幕。

当山西临汾援疆医生刘小涛与玛纳斯县总医院院长毕俊新的手紧紧相握,这位平日里沉稳内敛的医者,眉眼间难掩欣慰与期待。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跨越山海而来的援疆之路,即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早在从临汾出发前,刘小涛就已对援疆工作可能面临的重重困难做足了心理准备。抵达新湖农场后,他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医疗调研工作中。深入走访与细致了解后,他发现当地虽具备一定的医疗基础,但在胃肠镜检查领域却仍是一片空白。这意味着当地居民一旦有胃肠镜检查需求,就不得不长途奔波前往其他地区就医,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当刘小涛满怀热情地着手筹备胃肠镜检查项目时,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新湖农场医院连开展这项检查的基础设备都没有。面对这横亘在前的巨大阻碍,患者渴望健康的眼神与肩头沉甸甸的援疆使命,如同一簇永不熄灭的火苗,点燃了他的斗志。刘小涛第一时间向新湖农场党委常委、副场长许雯(临汾市援疆工作队队长)汇报情况,在许雯的积极协调下,得知30公里外的芳草湖农场医院闲置着一台设备。此后,他不畏繁琐,经过多轮沟通协商,成功促成两家医院达成资源共享协议。最终,刘小涛凭借精湛的医术,为患者完成了新湖农场历史上首次胃肠镜检查,并精准诊断病情,给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眼中闪烁的感激光芒,更加坚定了他援疆的决心。

即便短期内成功填补了新湖医院消化科业务的空白,但医疗设备的严重匮乏,仍让刘小涛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医疗孤岛”。芳草湖农场医院虽有设备,却鲜少有患者前来就诊,这使得他空有一身医术却难以施展。然而,这些困境并没有动摇他的援疆初心,反而促使他不断思考破局之策。他再次向许雯队长汇报情况,在“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鼓励下,迅速调整状态,主动走出医院,深入玛纳斯县及周边地区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医疗调研,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

新湖农场与玛纳斯县承载着山西临汾、福建三明两地深厚的援疆深情。新湖农场由临汾对口支援,而福建三明援疆玛纳斯县已走过15个年头。共同的援疆使命,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大家紧紧相连。刘小涛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契机,多方联络、积极沟通,主动与玛纳斯县总医院建立联系。在洽谈过程中,他详细介绍自身专业优势与丰富的临床经验,言辞恳切地表达出助力边疆医疗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刘小涛提出的合作设想,既能够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又高度契合“兵地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新湖农场党委常委、副场长许雯(临汾市援疆工作队队长)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次打破地域与体制壁垒,践行“兵地融合”发展理念的绝佳契机。为促成合作,她亲自带队,会同山西省临汾市援疆医疗专家,前往玛纳斯县与总医院展开深度洽谈。

彼时的玛纳斯县总医院,正处于借鉴三明医改经验的关键转型期,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学科建设滞后、技术亟待提升等诸多挑战。刘小涛的到来,恰似一场久旱后的及时雨。他带来的前沿医疗理念与丰富临床经验,不仅能够填补消化科的技术空白,更为医院的学科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而对刘小涛而言,玛纳斯县总医院广阔的平台与丰富的病例资源,也为他实现医疗抱负提供了绝佳舞台,真正实现了双向共赢。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山西临汾援疆工作队、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挥部与新湖农场、玛纳斯县共同构建起四方联动援疆新模式。这一成果,是无数像刘小涛这样的援疆干部用智慧与汗水精心浇灌出来的。随着一个个援疆项目的顺利落地,当地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边疆各族群众在持续帮扶中收获健康与希望,共同绘就新时代援疆事业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