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临汾市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临汾日报】杏林载誉绽芳华 大医精诚展新姿——临汾市人民医院连续四年的“A级”答卷

发布时间:2025-05-08      作者: 临汾市人民医院

四载春秋更迭,临汾市人民医院的荣誉墙上,烫金的奖牌如璀璨的杏林。窗外静立的梧桐,年轮里已悄然镌刻下这家医院奋进的足迹。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下简称“国考”)结果公布,市人民医院以A级的优异成绩,连续四年稳居全国西医类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前10%-20%!

这座年接诊量超过百万人次的医院,藏着怎样的创新基因?为何它能从“跟跑”到“领跑”持续书写着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的鲜活样本?我们透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和创新实践,解码这家医院的“破局之道”。

勇立潮头 舵稳风帆劲


自2018年启动“国考”以来,市人民医院在艰难中起步,在奋斗中崛起,连续四年蝉联“国考”A级,实现了从蹒跚学步到立身潮头的跨越!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了病、看得好病,是我们始终如一践行的初心。”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好收强调,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向新求变、向质图强,奋力打造一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早日迈入全国地市级百强医院。

在市人民医院院党委的领导下,全院上下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国考”为导向,将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四大类14方面的56个指标,融入医院全方位发展的实际方案中,形成了党政班子领头、中层干部带头、全员参与管理、全院凝心聚力的奋进局面。

“近年来,医院针对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出院患者手术占比、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等‘国考’中的弱项和短板,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市人民医院质量管理科主任刘晓剑说,“国考”成绩稳步向前,是医院改革绩效考核方案扎实推进的结果,也是医院制定一系列提升“国考”成绩新举措带来的成果。

在“国考”指挥棒下,医院医疗服务得以提升。通过实施“内科外科化、外科手术化”的发展策略,增强疑难危重诊疗能力。大力推行日间手术,开展便捷支付、诊间支付等智慧便民服务,患者门诊、住院和手术等待时间有效缩短,大大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随着医联体建设不断深入,截至目前临汾市人民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170所,牵头城市医疗集团合作单位10所、市级专科联盟13个,远程影像会诊平台合作单位42所,远程心电会诊平台合作单位21所。2024年,下转患者24972人次,为疑难危重患者收治腾出了空间,分级诊疗制度得到全面落实。

临床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在“国考”、集采政策以及医保DRG支付改革的多重作用下,药物使用趋于合理。检查和耗材使用更加规范。通过现场检查和信息化卡控,医疗核心制度、临床路径以及疾病诊疗指南、操作规范等落实有力,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运营效率改善提升。通过提高三四级手术比例,扩大中医、康复覆盖率等措施,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逐步提升,收支结构得到优化。强化DRG病种成本管理,突出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次均医药费用增幅明显放缓。

满意度稳定在较高水平。认真落实“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措施、积极开展检验结果互认,2024年群众满意度达100%。不断巩固“无烟医院”创建成果,患者就医环境得到改善。近年来,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市人民医院员工满意度均取得满分。这样的好成绩来自强化绩效改革,促进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来自“智慧工会”常态化送温暖长效机制;来自医院聚焦职工急难愁盼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提升职工幸福感安全感的使命担当。

一项项技术的突破,一个个细节的把控,夯实了市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之基,成为百姓心中有温度、有口碑的“三甲”医院。市人民医院不仅得到本市患者认可,还吸引了周边地级市患者慕名前来。

医技精湛 杏林薪火传

先进的医疗技术是一所医院的“金招牌”。市人民医院深谙“精进图强”之道,奋力打造一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在市人民医院院长李斌看来,医院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全院近3000名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同心同行。

市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围绕“健康临汾”的主旋律,不断推进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喜人成绩。截至目前,胸外科、普外科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泌尿外科、儿科、内分泌科、妇科、肿瘤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除此之外,还有3个临汾市提质强医十大临床专科。

在确保优势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市人民医院挖掘潜力学科特色,推动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2024年,TEER手术中应用DragonFly为省内地市级医院首次植入,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意识障碍手术为全省首例,荧光(ICG)导航下腹腔镜解剖性肝癌切除术为全市首例。获评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全国“MPN规范诊疗示范协作单位”;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微创介入(肺癌方向)建设中心;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足踝外科联盟首批28家成员单位之一;重症医学科荣获临汾市首家“国家级肠内营养示范病房”……学科建设成果丰硕。

市人民医院植入“标杆基因”,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签订综合临床研究联合体合作协议,深入推进双方在医学研究共建、科研项目联合开展、科研数据生物标本共享等方面的合作。高位“嫁接”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等国家级标杆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等省内标杆医院优质资源,深化远程医疗合作;以变态反应科建设和研联体合作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医教研管理体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协和模式”在医院落地。

在市人民医院,“周五科研班”、院外专家“一对一”专题讲座、科研沙龙活动此起彼伏,学生与青年职工进行科研文献分享,思维碰撞,拓宽科研视野……这俨然成为一种常态,也成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4年,市人民医院成功申请一项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课题,获批46项市厅级课题,参与发表SCI论文16 篇、核心期刊论文74篇,学术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展开市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卷轴,从1946年建院时设备简陋、人才匮乏,到如今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人民满意的一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一代代“市医人”用坚韧和智慧,书写着辉煌篇章。

仁医仁心 妙手佑健康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作为全市最大的公立医院,市人民医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日前,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王振东ECMO团队,再次为一位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脏骤停患者实施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PCI技术,在心脏骤停近5小时情况下,成功实现深度心肺复苏,挽救了患者。

王振东是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第四军医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早在2021年,临汾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被山西省卫健委遴选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就推选王振东为带头人。

在王振东创新工作室大胆求索下,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高水平全方位推进,紧跟国内外一流水平,发展成为“两个技术发展方向,一个诊治中心”的特色专科,使各种心胸外科范畴的疑难、复杂、危重患者在市人民医院能够得到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多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市乃至山西省的空白。不仅如此,王振东创新工作室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将新的技术与方法传授给我市基层对口支援医院,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就医难题。

柔性引进领军人才,市人民医院一直步履不停。2024年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刘海元签约合作,成立“刘海元博士工作站”,市人民医院“名医工作室”再扩容。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临汾市人民医院的名医工作室从“花开几朵”变为“百花齐放”。王小虎博士工作站、刘变英医疗工作室、杨碧波名医工作室、姜小清名医工作室等等,让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惠及全市人民。

因科施策实施“内培外引”,强化人才梯队培养。市人民医院以建设高水平院士工作站、名医工作室、博士工作站等为抓手,发挥领军人才对各专科医、教、研全方面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分岗位、分层级全员培训,对全体医务人员加强“三基”培训及考核;以管理职能、管理技能、管理素质等内容为重点,提升中层干部履职能力;以党性教育、法律法规、卫生管理等内容为重点,加强全员职业素养培训。选派专业技术骨干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举办各级继续教育项目,多措并举为人才“充电”。

爱才、敬才、用才、引才,市人民医院厚植人才沃土,打造人才高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智慧医疗 服务暖民心

当第一束晨光穿透门诊大厅的玻璃穹顶,导诊团队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们的目光穿梭于人群,用温暖的笑容化解焦灼。

门诊是患者诊疗服务的第一站,每天有数以千计的患者在这里就诊。搀扶踉跄的老人、寻回遗失的救命钱、奔向突然晕厥的患者,这些动人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作为临汾市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零距离贴心服务”是不变的底色。

“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培养暖心的医护人员,一直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市人民医院患者服务中心主任于小凤如是说。

从清晨到深夜,这座充满人文气息的现代化医院里,每一次技术革新都饱含温度,每一次服务的细节都在诉说关怀。

“智慧”赋能,打通就医堵点。“一次挂号管三天”,让患者免去重复挂号之烦;在全省范围内互认的80项“晋HR”检验项目,为患者省下一笔笔支出;院内设立了多学科门诊(MDT),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诊疗服务,大大缩短患者就医时长。数字化改革同样深入细节:自助机导诊准确无误,智能预问诊系统缩短候诊时间,50余台自主缴费机支持微信、支付宝、医保刷卡等多种缴费方式,提升了支付便利,构建起全链条智慧就医体系。

延伸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拓展中医服务,开展穴位贴敷、热奄包、小儿推拿、成人脏腑按摩等中医特色治疗;拓展“互联网+”服务,截至目前共开展7类38项基础和专项护理服务,提供866人次居家护理服务。拓展医疗美容、烧伤整形、营养干预等服务,医疗美容、烧伤整形日间手术、门诊手术大幅增加;营养门诊为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定制个性化方案,形成“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闭环。

温暖服务,触角遍布城乡。随着“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义诊活动的开展,一支由186名精锐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足迹遍布洪洞、襄汾等7县的乡镇、社区、学校。在襄汾、汾西等6个专科联盟医院进行专科帮扶共建并成立专家团队工作站,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百姓口碑,铸就医疗丰碑。“这里的医生像家人一样耐心,技术也让人放心。”患者张先生的话,道出了无数患者的心声。市人民医院以“医者仁术 仁至医精”的行医理念为周边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收到了许多的赞誉和信任。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的背后,都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精湛医术的肯定,更是对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认可。

当“国考”A级评定从惊喜沉淀为底色,医院的长廊里依然奔走着带风的白色身影——急救担架车轮与地砖的摩擦声、MDT会诊室键盘敲击的脆响、AI系统读取影像的细微嗡鸣,共同构成了一所建设一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的发展节拍。在这所承载着近八秩荣光的杏林殿堂里,变的是与时俱进的诊疗技术,不变的是“生命至上”的医者初心。

以匠心守初心,以创新谋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人民医院加快建设一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步伐,为实现“扎根晋南,尽快进入全省前三,努力迈入全国地市级百强医院”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书写新时代的杏林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