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临汾市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临汾日报—我和我的医院】王晓强:穿梭“黑白世界” 破译“疾病密码”

发布时间:2025-02-11      作者: 临汾市人民医院

梦想,宛如一颗璀璨星辰,照亮前行之路,赋予我们奋斗的力量。少年时,我在医院初次邂逅CT机,得知它如同“照妖镜”,能让各类疾病无所遁形,一颗梦想的种子就此在心底种下——长大后,我要成为一名影像医师。2001年高考报志愿,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山西医科大学,成为学校第二届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开启了为期5年的探索之旅。

2006年7月,我大学毕业后来到临汾市人民医院CT室工作,成为科室招收的首批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那时,医院还在解放路的老院区,CT室仅有一台单排螺旋CT和一台双排螺旋CT,扫描速度、图像分辨率与图像质量,远不能与如今的设备相提并论,对医生的经验是极大的考验 。

影像医师堪称临床医生的“眼睛”,需凭借专业知识与精准技术,揭开疾病的神秘面纱。每一次扫描、每一张图像,都是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关键依据,容不得半分马虎。除日常上机检查,我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研读大量CT片中。从成百上千幅黑白图像里,抽丝剥茧地寻觅病灶,出具精准的影像学诊断报告,为临床诊断提供精确“导航”。为迅速提升影像诊断能力,下班后,我常加班翻阅书籍、查询临床资料,与临床科室、病理科室探讨疑难病例。每逢周末,只要有时间,我就去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与学术会议,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持续提升业务水平。

许多人都做过CT检查,拿到的胶片上通常只有寥寥几幅影像图,可实际上,检查会生成海量图像数据,有的多达上百幅,甚至近千幅。每份影像报告的背后,都凝聚着影像医师的心血。我们得从成百上千幅影像中搜寻“蛛丝马迹”,当好临床医学的“侦察兵”。

在医学影像领域,医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精准的判断力和细致的分析能力。曾有一位因咳嗽前来做胸部CT检查的患者,报告医师阅片后,出具的报告显示患者肺部CT无异常。我在审核时,敏锐地察觉到扫描范围内有两层肾脏存在异常,然而由于伪影干扰且范围受限,无法给出具体诊断。凭借经验判断,我怀疑可能是肿瘤,于是坚决要求患者进一步检查。最终,腹部增强CT确诊为肾癌。幸亏发现及时,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很快恢复了健康。精准医疗,影像先行。作为影像医师,必须秉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不放过任何疑点,方能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与可靠。

三年疫情期间,我们肩负着疫情防控与常规影像检查的双重重任。我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年幼的两个孩子和年迈的父母都需要照料。但我深知,自己身为医务工作者,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退缩,唯有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前。疫情伊始,我便告别家人,将“家”搬到办公室,全身心投入战“疫”。作为医院新冠专家组成员,我需要参与全院新冠病例的会诊排查与业务指导,会直接接触病人,同时还承担着发热患者的CT检查工作,面临着极高的感染风险。那时,尽管每位患者入院前都要测体温,但仍有个别患者心存侥幸、隐瞒情况,因此CT检查在筛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CT室的16排螺旋CT是发热患者的专用CT,作为负责人,我每天都要反复审看每一例CT图像,准确出具诊断报告。为确保发热患者能在30分钟内拿到影像结果,不耽误后续就医,我们常常加班至凌晨。有一次,凌晨3点左右,我接到紧急电话,一位从武汉回来的市民刚做完CT检查,急需出报告。挂掉电话,我立刻打开电脑阅片。一套片子有上千张图,必须逐幅仔细查看,否则一旦漏诊或错判,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像这样的紧急通知随时都可能收到,战“疫”如同战场,你永远不知下一秒会有何种紧急情况,必须时刻保持“战时”状态。

 2022年12月,新冠疫情全面放开后,许多“阳”过的市民担心出现白肺,纷纷涌进医院做肺部CT检查,每日CT检查量超过500人次,一天需阅读图像25万余幅。我们开启“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的工作模式,争分夺秒,只为确保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检查。尽管大家都做好了全副武装的防护,但在高负荷、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下,CT室30多人在短短七八天内全部感染新冠,无一幸免。大家陆续出现高烧、刀片嗓、浑身酸疼等症状,即便如此,依旧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咬牙熬过了那段艰难的至暗时刻。

从疫情初期的迷茫恐慌,到后来的坚定从容,三年疫情,面对重重艰巨挑战,我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在挑战中寻觅机遇,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也愈发坚定。2023年,我们CT室荣获临汾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被赞誉为“无私奉献,用心守护城市健康的城市守护者”,也是全市卫生系统唯一获此表彰的青年集体。我个人也先后被授予山西省“三晋英才”、临汾市五四青年奖章、平阳好医生、临汾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我们医院作为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临汾学院(第七临床医学院),是山西医科大学临床教学的重要基地。作为医技教研室负责人,今年我将抽调各医技科室优秀专家医师,为山西医科大学本科学子开设医学桥梁课程,致力于培养更优秀的高等医学人才,推动校院合作朝着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蓦然回首,我已在医院工作了18个春秋,CT室也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2023年3月,CT室、核磁室及放射科整合成立区域影像中心。如今,CT室“兵强马壮”,拥有六台各类高端CT机,能够拍出更精细的图像,获取更精确的检查数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有了高精设备的支撑,我有十足的信心,在医学影像诊断的新征程上稳步前行,以精准、便捷的诊断技术,守护好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