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轮转,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护理岗位上奋战了近30个春秋,命运让我与医院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是临汾市人民医院骨科护士长李靖,1995年进入医院工作,在脊柱外科护士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
脊柱被称为人的“第二生命线”。脊柱创伤患者多因突发意外受伤而入院,大部分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受到这一致命打击后很容易出现情绪的不稳定,甚至会拒绝治疗。加之脊柱外科手术级别高、风险大,术后护理难度高,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丰富的康复知识和先进的护理理念,更需要具备有效的沟通技巧。所以,每次遇突发性外伤抢救,我总是冲在前面,一边安抚患者一边全力做好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是良心活。为了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在做好日常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础上,我还会通过康复运动、营养、心理三联干预,一步一步教会家属及患者如何进行四肢肌肉锻炼和关节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如何通过饮食和胃肠道的管理预防便秘,如何预防压疮……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曾有一位20多岁的小伙因意外致使脊髓损伤,手术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下肢瘫痪,他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小伙也伤心欲绝。
面对母子俩难以掩饰的伤痛,我只有用真心、爱心、细心和乐观的情绪去感染他们。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和他们聊天,鼓励小伙养好身体后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告诉他坐上轮椅依旧可以活得很精彩。我也时常宽慰小伙妈妈,希望她振作起来,成为孩子坚强的依靠。后来,小伙在康复出院时阳光自信了很多,还答应我今后会好好生活。
2008年,积累了丰富护理经验的我,有幸被医院任命为骨关节科护士长。
在护理管理岗位上,不仅要与上级领导汇报沟通,还要和科室护士“打成一片”,严格培训和指导护士的护理工作;不仅要和医生密切配合,还要与提出各种要求的患者沟通交流,这是一项非常考验综合能力的工作。为了迅速进入角色,我不断学习钻研,推动团队整体提升护理水平,修定了术前、术后须知及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流程,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针对患者易跌倒的特点,重点做好防跌倒措施的指导,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骨关节科大多数患者都是老年人,基础病多,术后并发症也多。作为护士长,我会通过每天的巡查了解重点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要求护士们务必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细致入微地观察每位患者身体的点滴变化,保证患者安全,保障病情突发变化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015年上半年,那一场“生死时速”的抢救,至今让我心有余悸。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一旦患者失血较多很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那年的5月18日早上,一位86岁的年迈患者在早饭后突然大量呕血。接到通知后,我火速到位,参考以往救治经验,迅速清理患者口鼻内污物,同时指挥护理团队扎输血器建立液路,果断进行补液、吸氧、监测生命体征等等,与此同时告知值班医生邀请相关科室紧急会诊,经过加压输血、应用止血药物等急救措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人最终转危为安。虽然过程惊心动魄,但当查房时看到患者和家属的笑脸,心底涌起强烈的职业自豪感,这大概就是护理工作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在每位患者迈出走向健康的脚步时,我也在努力充实自己的专业素养。2015年下半年,我再次被医院委以重任,成为骨科护士长。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这意味着今后不仅要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好,更多时候需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带领整个团队不断进步,实现共同的目标。
从接任骨科护士长后,我先后参与骨科省级重点专科和省级重点学科的筹备、评审及建设工作,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团队的护理质量和水平。推进骨科一科一品(无栓病房)建设,将无栓病房打造成科室的护理服务品牌,让患者受益颇多。针对骨科患者卧床、活动受限的特点,我与护士们着重宣教防栓要点,指导患者踝泵运动、肌肉活动等,一直走在防栓的路上。
让树成树,让花成花,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护理工作者,护理患者也只是我的本职工作,但近30年的护理工作让我一路成长,也让我更有能力肩负起救死扶伤的使命和职责。未来的每天依然充满艰难和挑战,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在护理岗位上展现专业的技术,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书写护理工作者的闪亮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