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依然坚守岗位,在医疗救治一线奔走忙碌,用使命和担当全力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来看看他们如何度过春节假期?
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检验师郭晓红
为百姓健康“守岁”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检测各类标本200余个,其中血常规89个、尿常规20个、血凝36个、脑脊液2个、血气分析6个……”1月21日(农历除夕),万家团圆、阖家欢聚之时,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检验师郭晓红,却和往日一样又度过了一个通宵工作的夜晚。
当天17时20分,郭晓红准时来到医院和同事进行交接班,忙活了一阵后,很快到了晚餐时间。她在食堂换购了医院特意为一线值守人员发的“爱心饺子”,急忙回到科室,一边吃着饺子,一边接收着各个科室送过来的待检测标本。检验科是医院所有科室的支撑科室,每天承担包括门诊、急诊、住院患者以及体检、科研各种标本检测工作。今年47岁的郭晓红从事医学检验工作已有20多年,每天的任务就是和各种各样的标本“打交道”。
郭晓红告诉记者:“‘血、尿、便’三大常规半个小时内必须出报告,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等检查要在两个小时内出报告。检验指标准不准,检验速度快不快,直接影响着全院医疗工作的质量和进展。”检验科涉及各种检测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郭晓红却是这方面的翘楚。市人民医院是全市规模最大、专业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每日就诊患者众多,即使在夜晚,依旧有数十个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会不定时送来急需检测的标本。从除夕当天17时20分到正月初一上午8时,近15个小时的夜班工作中,郭晓红一直处于收标本、做检测、出报告的工作状态。
“作为一名‘检验人’,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是我的义务,必须全力以赴,这样就能为及时救治患者赢得更多的时间。”郭晓红说,“除夕值班值守,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使命。没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我内心也深感遗憾,但是放弃小家的团圆,守护万家团圆,为百姓健康‘守岁’更有意义!”
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媛
坚守“医”线“不打烊”
“今天是正月初一,我早去一会儿就能早点替换上夜班的同事,让他们早点回家休息。”1月22日一大早,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媛简单吃了口早饭后,匆匆赶往单位。
重症医学科是市人民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也是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之一,今年40岁的李媛已经在重症救治一线工作了12个年头。正月初一,对很多人来说,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日子。对李媛来说,这一天像往常一样,是个格外忙碌、不敢有丝毫懈怠的工作日,每年春节假期,她和同事们都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岗位上,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信念全力救治每位患者。
“对多数人来说,春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当然希望回家过年,能出院的病人都着急出院了。”李媛告诉记者。重症医学科有28张床位,即使在大年初一,依然有25名患者在住院治疗。
当天上午7时45分,李媛早早到了科里,与忙碌了一晚的夜班同事认真交接了病房中的危重患者情况,便开始了上午的工作。她详细查看患者的检查报告,接着去查房,根据病人病情做出相应的诊疗方案并下达医嘱。由于重症病房禁止家属陪护和探视,李媛还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安抚他们的情绪。
忙忙碌碌的一上午很快过去,为了让她能吃上家中可口的饭菜,李媛的爱人特意给她送来了包着硬币的肉馅饺子和热气腾腾的带鱼、藕盒,陪她在医院过年。
李媛说:“我基本上一年365天都在医院忙,我爱人经常说娶了个媳妇和没娶一样,天天扑在工作上。不过嘴上虽埋怨,行动上他还是很支持。平常照顾家里、接送孩子,他是我坚实的后盾。”
吃过午饭后,李媛开始写病历,详细记录病程和治疗方案。“丁零零……”重症医学科的电话突然响起急促的铃声,电话那头传来了焦急的声音:“急诊急需会诊,请值班医生赶紧过来。”李媛所在的住院楼3B区离急诊科有着很长一段路,收到消息后,她立刻一路小跑着赶往急诊科。像这样的会诊,正月初一这天她参与了6次。
下午6时,到了下班时间,由于要收治患者,李媛又延迟下班了,对此她早已习以为常。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作为重症医生,我们春节期间守护群众健康‘不打烊’,和平常工作日没有区别。”李媛说,“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看到患者病情好转,我打心眼里高兴,也有满满的成就感,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