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清晨,武汉硚口区,狂风大作,雨水夹杂着雪花倾泻而下,临汾市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张艳丽刚刚结束10个小时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驻地。换衣——洗澡——休息,这是张艳丽这几天下班后的规定动作,但她却久久不能入眠。昨晚,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夜班。
方舱医院护士夜班的工作时间是晚22:30到晨08:30,为了不影响战友休息,张艳丽不到九点就出发了。
昨夜的武汉,狂风伴着大雨,雨点夹杂着零乱的树叶,即使雨刷器超负荷地工作着,也还是无法为司机师傅呈现一片清晰的视野。平日里一刻钟的路,专车司机带着医疗队的队员们行驶了四十多分钟。
张艳丽的工作岗位是在总台,这个岗位的职责是做好整个方舱护理工作的协调,由于人员短缺,总台的工作人员同时又兼职协助与检查医务人员进入病房前防护服的穿着工作。刚刚接到工作任务时,张艳丽觉得压力很大,因为毕竟她才到达武汉不到一周,各方面尚未完全适应。但她迅速调整好心态,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这个夜班,张艳丽要处理本班中护理相关的突发事件,要认真记录下患者通过对讲机所传达的需求,要梳理好本班患者入住、转诊、出院、治愈、危重等动态信息。她还必须确保自己通过对讲机传达的每一句话都言简意赅,因为总台在对讲机中说的每一句话,不仅医务人员能听到,整个方舱的患者也都能听到。她还负责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对征集到的患者问题要做到短时间能解决的立刻给予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也要给患者一个满意的答复。张艳丽一项一项梳理着工作,她想尽量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完美。
“呼叫总台”,突然,对讲机里急促的呼叫声打断了张艳丽的工作,“C舱43床指氧73,心率152”,听到呼叫声,作为重症监护室的一名老护士,张艳丽立刻觉察到了患者的病情变化,但她深知此刻自己从对讲机中所传递的情绪将影响患者的心情,她必须镇定。指挥部的院感专家、住院总、行政领导在迅速查阅病患资料后给出了治疗意见。 “安抚患者”、”立刻给予吸氧2L/分”……张艳丽在深呼吸后,放慢语速、一条一条向护士与病房内值班医生准确传达着现场专家的治疗意见。凌晨四点,患者血氧、心率逐渐恢复,所有医务人员才松了一口气。
10个小时,忙碌未曾停歇的夜班,虽然累,但张艳丽说,她是安心的。因为,对医务人员来说,抗疫一线就是他们的战场,只有身在战场,他们才会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