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临汾市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临汾日报—我和我的医院】毛崇涛:勇当守护生命的“急先锋”

发布时间:2024-03-12      作者: 临汾市人民医院

每个人在儿时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梦,里面藏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我的母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每当看见她救治了一个又一个患者时,我的心里就种下了当医生的种子。随着我一天天长大,心中的种子也一天天发芽、开花、结果。

1988年从山西中医学院毕业后,我在临汾市中医医院内科工作了近10个年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当时,凡是在医院工作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又苦又累小儿科,打死不去急诊科。众人皆知急诊忙、急诊累、急诊苦,但我更知道如果要在医生这个职业上有更大成就,就必须走出舒适区。1998年国庆节后,我调到了临汾市人民医院,正式开始了26年的急诊工作生涯。

急诊医学水平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急诊科的形象直接影响医院甚至医学界在社会中的形象。我们医院的急诊科成立于1988年,是全院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更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医生随时要面临突发情况,时常要与死神赛跑、同生命竞赛。刚到科里工作时,全科只有七八个大夫,在上夜班的时候,我经常在“单兵作战”的情况下,面对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患者,需要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抉择,迅速诊断病因、紧急救治。这就意味着急诊比任何地方都更需要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生。我一边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一边利用所有空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补齐业务短板。

学海无涯,医无止境,医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科,医生需要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方能与时俱进。在急诊科工作以来,我一直辛勤耕耘、持续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会议、阅读医学杂志期刊等方式,及时掌握医学新动态和新进展。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又前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进修,系统掌握了急诊常见危重症的诊治及抢救,并重点对急性中毒的诊治与抢救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学习也越来越方便,我通过浏览专业医学网站、公众号上的文章、视频,随时随地更新知识,将最新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时间就是生命,为了争分夺秒救治患者,我成为第一个掌握气管插管技能的急诊医生,后面还陆续学会了心电图检查、深静脉穿刺等本领,成为一位急诊多面手,在抢救患者时这些本领可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急诊工作从来没有彩排,有了金刚钻才能拿下瓷器活儿,很快我新掌握的本领有了用武之地。有一次,一家企业发生了集体性中毒事件,几十名中毒员工被分别送至市区多家医院,其中一部分患者送到了我们急诊科。经过检查发现,这些患者面色青紫发黑,伴有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我根据经验判断是亚硝酸盐中毒,火速用亚甲蓝进行解毒,很快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上级部门获悉这一情况后,便将我们的救治经验推广到其他医院,最终所有中毒患者都得到及时救治,经过一两天观察后全部康复出院。事后调查发现,确实是食堂厨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盐放入了饭菜,导致了中毒事件发生,如果当时没有精准判断、果断救治,后果不堪设想。这次抢救让我体会到满满的成就感,有什么比救活一群人、挽救一个个家庭更有意义呢?从此,我更加坚定了在急诊科工作至退休的决心,希望能够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帮助到更多的人。

急诊科是一个永不熄灯、一年365天都有人坚守的地方,同事们常常开玩笑:“地球不爆炸,急诊不放假。”越是广大群众阖家团圆、休息放松的节假日,越是急诊科最为忙碌的时刻。因为门诊都停诊了,所有的患者都集中到急诊,节假日的工作量甚至是平时的2-3倍,急诊医生在节假日加班加点拼命工作早已成为一种常态。在我们办公室,时常能看到没有打开的盒饭被放在办公桌上,从热气腾腾变得冰冰凉凉,在一场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抢救中,我们一次又一次错过了饭点、忘记了吃饭、忘记了节假日,但我们心中始终牢记“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医生的责任重于泰山”的神圣誓言。

在急诊科,很多时候都要面临艰难的时刻,而三年新冠疫情则是史无前例的至暗时刻。为了确保急危重症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每次因疫情城市实施封控措施时,我们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都要提前赶到医院,大家挤在几间临时腾出的病房内,吃住在医院,工作在一线。急诊团队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先后支援湖北、上海、忻州等地抗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2022年12月中旬,随着全国管控措施放开,新冠疫情也进入了最后的疯狂时刻。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不断增加,每天来急诊科就医的患者也一度从平时的130人左右激增至最高峰时期的300人,科里所有病床始终处于满员状态,更严重的是许多医护人员也不断被感染、不断倒下。患者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为了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我顾不上照顾同样被感染的家人,连续20多个日日夜夜坚守在急诊一线,吃盒饭、啃面包、食泡面,进入了“白+黑”“5+2”的连续工作状态。即使期间自己也被感染,发烧、咳嗽、喉咙疼得就像吞了刀片,面对一大批急需救治的患者,也咬着牙一边吃药一边继续工作,超高强度的工作一度导致我“阳”后的14天依旧无法转“阴”。急诊科许许多多的医生护士“阳”后没有充分休息就带病上岗,大家靠着“轻伤不下火线”的工作劲头拼命救治每一位患者,不断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在付出很大代价后最终渡过了难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瞬间我已经在急诊科工作了26个年头,从2011年担任急诊科主任至今,科室由30余名医护人员发展到目前的90余名,年接诊急诊患者数量从7000余人次上升至52063人次,抢救患者11516人次,抢救成功率99%。科室实现了从“急诊室”到“急诊科”的跨越式发展,拥有抢救室、监护室、急诊病房及急诊留观大厅等多个独立的功能区域,开展了血液灌流、床旁血滤、床旁血浆置换、床旁血浆吸附、床旁支气管纤维镜治疗等技术,尤其是对于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抢救,在全省急诊科处于领先地位,在数次群伤、群亡、群体中毒的突发事件抢救过程中,始终能够做到严密组织、有条不紊、从容应对、救治高效,为全市乃至晋南区域人民健康搭建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急救绿色通道”。

还有两年就要光荣退休了,我会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我最挚爱的事业中,当好守护生命的“急先锋”,让“天使白”成为市民心中最值得信赖的温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