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临汾市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临汾日报—我和我的医院】董剑群:用好“三大绝招” 倾力服务患者

发布时间:2023-11-14      作者: 临汾市人民医院

我是临汾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医生董剑群,也是大众口中医疗战线上的“特种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门类不断细分,新兴学科不断出现,2012年市人民医院正式组建介入科,2015年我调入介入科,至今已有8年。

相对于外科的“开刀”,内科的“吃药”,介入治疗虽是“小众”学科,但因其几乎无孔不入、无所不能的特性,在很多疾病治疗中都能发挥出奇制胜的独特作用,至今已与内外科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11年来,我们介入科队伍不断壮大,技术不断提升,我和我的同事们不断学习、精进,更是用我们介入医生的“绝活”救治了很多患者。

我们介入医生之所以被称为医疗“特种兵”,皆因我们装备特殊,更有“绝技”在身。影像引导,让我们具备一双“金睛火眼”,在体外就把体内的病变看得一清二楚。我们的“秘密武器”也很多,有穿刺针、导管、导丝、球囊、支架、栓塞颗粒、微球、粒子等等,可以说是“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这些手段都决定了我们介入治疗的精准微创、安全高效。

那么介入医生有哪些绝活儿?下面就把我们的各项绝技逐一进行介绍。

第一招,“通”。人体内各种管腔的狭窄和堵塞,都可以采用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的方法打通。同理,对于气管、食道、十二指肠、结肠等非血管的管腔狭窄闭塞,也可以放置支架使其恢复通畅。正所谓,介入医学一出手,肠梗阻也要抖一抖。

作为一个经常与患者打交道的医生,平常看到最多的就是患者的凄苦,有时候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能吃喝拉撒就是真正的幸福。

今年9月,有位80多岁的老伯肠道发生“拥堵”,腹痛难忍、肚胀如鼓,禁食补液,保守治疗一周后仍无法实现“一泻千里”的愿望,对老伯而言真是苦不堪言,“当时觉得自己肯定治不好了。”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肠梗阻、原因待查,入院后,我立即给老伯安排了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降结肠占位,肠腔狭窄,近端肠管明显扩张。

这是晚期肠癌病人发生急性肠梗阻。老伯基础条件差、内环境紊乱,介入解决梗阻问题便成为“保命”的首要任务。

肠道支架放置的过程也非常简单,就像是做了一次肠镜检查,在内镜和X光的帮助下,在肠道内置入支架,支架释放后,会随其张力逐渐将肿瘤梗阻部位撑开使肠道狭窄部通畅,效果立竿见影。

巧用支架,癌性肠梗阻即刻变通途,老伯终于顺畅地上了大号,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第二招,便是“补”。我们介入手术的另一个优势是“精准”。比如咯血、呕血、便血、尿血,还有外伤引起的血管破裂,不能进行外科手术修补时,放置带膜的金属支架,便可达到既封堵破口又维持血管通畅的目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一位76岁的老伯,是位“老慢支”,咳痰带血已半月有余,因量不多,他本人也没有其他明显不适,以为是老毛病犯了,没当回事。突然有一天,老人咳了2-3次鲜血, 紧急到院急诊予以止血治疗,仍不能缓解,经过详细检查和询问病史,发现他有一身疾病,情况可谓非常糟糕。呼吸道大咯血是呼吸内科专业的急危重症,严重者死亡率超过50%。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多不理想,加之外科手术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利于患者耐受,这种情况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在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后,我为老人进行了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透视下推注栓塞剂,支气管动脉血流缓慢地被阻断了,病人咯血也很快停止。

第三招是“灌”“堵”结合。在肿瘤的治疗上,介入治疗同样有它独特的优势。全身化疗副作用大,效果又不好,恶性肿瘤的生长需要管道,我们找到肿瘤的供血动脉,通过导管把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直接打到肿瘤里面,同时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从而“饿死”、“杀死”肿瘤,减轻患者病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局部给药,对身体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一个男患者,已经进行了两次治疗。他说,他的第二次生命是我给的。

他78岁时,非常不幸罹患了贲门胃体癌,找到我时已是病情晚期,大多数医院觉得已经失去做手术的价值。

我当时仔细研读了他的所有影像片子和检查资料,认为贲门部血供丰富,癌症肿瘤组织生长较快,但是相对局限,尚有手术的可能。如果能做外周血管介入手术,他的生命就有可能得以延续。

我的想法,与患者和家属的意愿不谋而合。

对于癌症晚期病人来讲,心态平衡极为关键,乐观坚定活下去的信念极为重要,要学会与癌症握手言和,“带瘤生存”。通过面对面聊天,我了解他得病后的身体觉知、想法、担忧、疑虑、困惑等,也为他营造了融洽的谈话氛围,调整他的心态、缓解焦虑,使他在一种相对平和的心境下,获知自身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转归(结果),最终促成一对一的个性化、精准化诊疗方案。

术后他恢复得很好,还需再一次接受辅助治疗。他对我说,不管结果如何,他知足了。

除了这些,介入治疗“无可替代”还表现在,比如动脉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的血流重建挽救了成千上万的脑卒中患者、心肌梗塞患者,避免了下肢缺血坏死导致的截肢;椎体成形术使椎间盘突出症、椎体肿瘤和压缩性骨折患者再次站立起来;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更是挽救了大批挣扎在死亡边缘的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如今,在临床上,介入治疗的“武器”手段多样,作为科室主任,我希望,通过不断钻研,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在经典老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治疗模式,让它焕发活力,为往后更精准的治疗打好基础。“因为帮助患者活得长、活得好,这是我追求的目标。”